安徽省公示公告
2021年,全省共登記科技成果17755項;企業依舊是科技成果登記主力軍,登記數量占總數量的94.73%;按照課題來源,自選項目占94.95%;屬于高新技術領域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先進制造、電子信息和新材料。
一、成果類別
2021年登記的科技成果中,應用技術類成果17584項、軟科學類成果104項、基礎理論類成果67項,分別占成果登記總數的99.04%、0.59%和0.38%。
二、成果來源
2021年登記的科技成果中,計劃內項目(包括國家、部門和地方計劃項目、部門、地方和民間基金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登記成果896項,占成果總數的5.05%;自選課題項目登記成果16859項,占成果總數的94.95%。
三、完成主體
2021年登記的科技成果中,企業、獨立科研機構、大專院校、醫療機構作為科技成果完成主體成果登記數量分別為16820、201、518、107項,分別占成果總數的94.73%、1.13%、2.92%和0.60%;其他109項,占成果總數的0.61%。
四、經費投入
2021年登記科技成果的實際經費投入(包括國家、部門、地方、基金、自有、銀行貸款、國外資金及其他渠道)共計284.11億元。其中,國家投入2.37億元、部門投入0.13億元、地方投入5.97億元,自有資金271.41億元,分別占總投入的0.84%、0.05%、2.10%和95.53%。
五、區域分布
2021年登記的科技成果中,合肥、滁州、馬鞍山登記科技成果位居全省前三位;合蕪蚌三市共登記成果5272項,占成果總數的29.69%。
六、應用技術成果領域分布
2021年登記的17584項應用技術成果中,共有9946項高新技術領域的科技成果。其中,先進制造4414項,電子信息1812項,新材料1501項,分別占高新技術領域成果總數的25.10%、10.30%和8.54%,現代農業776項,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570項,環境保護361項,新能源與節能340項,現代交通73項,航空航天74項,地球、空間與海洋23項,核應用技術2項。
七、應用技術成果研究水平
2021年登記的17584項應用技術成果中,經第三方機構評價,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際先進水平、國內領先水平和國內先進水平的分別是36、39、129和40項,分別占應用類成果總數的0.20%、0.22%、0.73%和0.23%;其余未評價的共有17510項,占應用類成果總數的99.58%。
八、應用技術成果產業化及經濟效益
2021年登記的17584項應用技術成果中,實現產業化應用的有6756項,小范圍小批量應用的有5949項,分別占應用類成果總數的38.42%和 33.83%;12582項成果實現轉化收益,其中以“自我轉化”方式實現收益的項目占98.99%。
安徽省科技廳
2022年1月11日
附表
2021年度安徽省各市登記科技成果情況
單位:項
區域 |
登記科技成果 |
|||
總數 |
其中 |
|||
應用技術類成果 |
產業化應用 |
小范圍小批量應用 |
||
全 省 |
17755 |
17584 |
6756 |
5949 |
合蕪蚌 |
5272 |
5131 |
1905 |
2057 |
合肥市 |
4005 |
3916 |
1150 |
1786 |
淮北市 |
470 |
467 |
210 |
195 |
亳州市 |
493 |
493 |
204 |
107 |
宿州市 |
1221 |
1220 |
445 |
210 |
蚌埠市 |
534 |
532 |
400 |
100 |
阜陽市 |
1689 |
1688 |
1023 |
294 |
淮南市 |
534 |
527 |
108 |
270 |
滁州市 |
2976 |
2975 |
990 |
947 |
六安市 |
382 |
368 |
123 |
121 |
馬鞍山市 |
2029 |
2028 |
668 |
819 |
蕪湖市 |
733 |
683 |
355 |
171 |
宣城市 |
235 |
234 |
73 |
67 |
銅陵市 |
395 |
394 |
232 |
108 |
池州市 |
73 |
73 |
24 |
31 |
安慶市 |
1855 |
1855 |
695 |
654 |
黃山市 |
131 |
131 |
56 |
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