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
以“高”“新”風格,引領創新發展。提到合肥高新區,首先想到的就是“快速發展”,截至2018年,合肥高新區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近1100家,占安徽省的1/5,上市公司22家,占合肥市的一半;園區自主培育從事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突破企業80余家,擁有關鍵技術172項;專利申請和授權總量連續三年位居安徽省第一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375件;.研發機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究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數量位居安徽省第一,R&D占GDP投入占合肥市的37%,占GDP比重達8.9%。
作為安徽扶持初創企業的金融產品代表——安徽省青年創業引導資金(以下簡稱“青創資金”),在合肥高創的管理和運營下也發展迅速。
近5年來,合肥高新區通過不斷創新“青創資金”產品優化,探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創新密碼”,在推動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進行了積較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創新密碼之一:快
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合肥勝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研發CAE仿真工具軟件的科技型企業,總經理薛冰曾就業于軍工體制單位20余年,2018年正式成立合肥勝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啟創業歷程。
“2019年第二季度,我通過人脈資源獲得了“寒武紀”——智能芯片領域獨角獸企業的300余萬元的優良訂單,但是公司2018年成立,當年幾無收入,2019年一季度也僅有有130萬營收,項目急需啟動資金,青創資金在了解到我的難處后,只用了5個工作日就審批通過了80萬元信用貸款作為此次項目啟動資金,保護了項目的正常進行。”薛斌說道。
自2015年1月試運營以來,青創資金項目積較發揮“融資活水”、“服務平臺”功能,著力健全完善產品運作機制,注重發揮資金在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培育引導、風險防控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取得了一定成果。
“通過商議及意見,我們建立了由高新區管委會牽頭、多方參與的新型產品合作機制,正式成立決策委員會作為評審機構,對企業的調查由金融機構和管理機構共同進行,采用“一會制”評審代替貸審會和層層審批流程,較快5個工作日就可以放款,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合肥高創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道。
創新密碼之二:低
企業貸款會遇到什么問題?——門檻高、審批難、利息高,而這些正是青創資金著手解決的難題。
位于創新產業園二期的合肥視展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還不到一年,就獲得了青創資金50萬元的貸款支持。在獲得貸款支持之后,公司與鞍鋼簽訂了鐵水罐液面高度檢測系統的訂單,公司的產品尋找到了新的應用領域。
僅2019年,青創資金就已支持271個項目,其中162個增量項目中,青年創業項目占100%,注冊不超過5年的項目141個,占項目總數87%,首次貸款項目139個,占項目總數的86%,信用貸款項目數155個,占比95.7%。
除了門檻低,利息低也是青創資金的一大特點。
“青創資金通過優化供給克服融資貴,通過去擔保等中間環節,在程序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通過利息補貼、銀行成本補償等方式,在資金上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企業獲得貸款綜合成本不高于3.5%,5年來高新區累計補貼青創資金貸款貼息超過1200萬元。”合肥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道。
創新密碼之三:全
近年來,青創資金根據需求導向優化產品方案,根據科技型企業特點,主打“創意貸”和“助跑貸”兩款產品,“創意貸”提供30-100萬元信用貸款,“助跑貸”開展100-300萬元的抵押貸款,多方面覆蓋了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
作為青創資金的運營機構,合肥高創還依托高新區完善的政策體系,進一步打造了企業孵化、科技信貸、創業投資和上市培育的一站式服務體系,并針對企業的各類融資需求,整合銀行、投資集團等金融機構的產品資源和政府方面的政策資源,為企業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促進企業、機構、政府之間的有力對接互動。
2016年8月,安徽科創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前期一直處于研發投入階段,2017年銷售收入僅50余萬元,2018年度銷售收入也僅有100余萬。2018年下半年,企業產品完成研發正式推向市場,僅半年時間承接各項訂單近800萬元,市場銷售取得較大突破,青創資金項目在此時第一時間為企業提供了一筆50萬元信用貸款,并幫助企業解決了900平米生產經營場地需求。
“在省財政廳的指導下,青創資金項目正式納入合肥高新區產業政策支持范疇,在貸款發放后,我們隨時關注企業的發展情況,為企業提供進一步的幫助和扶持,確認企業穩健發展。”合肥高創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青創資金”自2015年1月試運行以來,五年時間累計投放信貸資金918筆共6.29億元,項目信貸資金較資金池放大倍數達到9.57倍。在項目支持的918家次企業中,85%的企業是首次獲得信貸資金;90%的企業獲得了純信用貸款;100%的企業是小微企業;100%的企業創始人是青年創業者;企業融資成本控制在3.5%以下,小企業融資成本顯著降低;五年間帶動就業人數15000余人;300家企業躋身.高新技術企業;150家企業進入高新區高成長企業榜單,占全區30%;五年共新增知識產權4550項,企業創新成果頻出。
2020年,“青創資金”項目將持續完善產品設計方案和運作機制,有效提升金融產品運作效能,服務更多小微企業,同時進一步加強項目風險防控,提升項目信息化水平,發揮財政金融政策協同效應,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注入中小微企業發展全過程。
作為安徽扶持初創企業的金融產品代表——安徽省青年創業引導資金(以下簡稱“青創資金”),在合肥高創的管理和運營下也發展迅速。
近5年來,合肥高新區通過不斷創新“青創資金”產品優化,探尋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創新密碼”,在推動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促進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進行了積較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創新密碼之一:快
位于合肥高新區的合肥勝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研發CAE仿真工具軟件的科技型企業,總經理薛冰曾就業于軍工體制單位20余年,2018年正式成立合肥勝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開啟創業歷程。
“2019年第二季度,我通過人脈資源獲得了“寒武紀”——智能芯片領域獨角獸企業的300余萬元的優良訂單,但是公司2018年成立,當年幾無收入,2019年一季度也僅有有130萬營收,項目急需啟動資金,青創資金在了解到我的難處后,只用了5個工作日就審批通過了80萬元信用貸款作為此次項目啟動資金,保護了項目的正常進行。”薛斌說道。
自2015年1月試運營以來,青創資金項目積較發揮“融資活水”、“服務平臺”功能,著力健全完善產品運作機制,注重發揮資金在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培育引導、風險防控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取得了一定成果。
“通過商議及意見,我們建立了由高新區管委會牽頭、多方參與的新型產品合作機制,正式成立決策委員會作為評審機構,對企業的調查由金融機構和管理機構共同進行,采用“一會制”評審代替貸審會和層層審批流程,較快5個工作日就可以放款,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合肥高創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道。
創新密碼之二:低
企業貸款會遇到什么問題?——門檻高、審批難、利息高,而這些正是青創資金著手解決的難題。
位于創新產業園二期的合肥視展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還不到一年,就獲得了青創資金50萬元的貸款支持。在獲得貸款支持之后,公司與鞍鋼簽訂了鐵水罐液面高度檢測系統的訂單,公司的產品尋找到了新的應用領域。
僅2019年,青創資金就已支持271個項目,其中162個增量項目中,青年創業項目占100%,注冊不超過5年的項目141個,占項目總數87%,首次貸款項目139個,占項目總數的86%,信用貸款項目數155個,占比95.7%。
除了門檻低,利息低也是青創資金的一大特點。
“青創資金通過優化供給克服融資貴,通過去擔保等中間環節,在程序上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通過利息補貼、銀行成本補償等方式,在資金上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企業獲得貸款綜合成本不高于3.5%,5年來高新區累計補貼青創資金貸款貼息超過1200萬元。”合肥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道。
創新密碼之三:全
近年來,青創資金根據需求導向優化產品方案,根據科技型企業特點,主打“創意貸”和“助跑貸”兩款產品,“創意貸”提供30-100萬元信用貸款,“助跑貸”開展100-300萬元的抵押貸款,多方面覆蓋了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
作為青創資金的運營機構,合肥高創還依托高新區完善的政策體系,進一步打造了企業孵化、科技信貸、創業投資和上市培育的一站式服務體系,并針對企業的各類融資需求,整合銀行、投資集團等金融機構的產品資源和政府方面的政策資源,為企業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促進企業、機構、政府之間的有力對接互動。
2016年8月,安徽科創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前期一直處于研發投入階段,2017年銷售收入僅50余萬元,2018年度銷售收入也僅有100余萬。2018年下半年,企業產品完成研發正式推向市場,僅半年時間承接各項訂單近800萬元,市場銷售取得較大突破,青創資金項目在此時第一時間為企業提供了一筆50萬元信用貸款,并幫助企業解決了900平米生產經營場地需求。
“在省財政廳的指導下,青創資金項目正式納入合肥高新區產業政策支持范疇,在貸款發放后,我們隨時關注企業的發展情況,為企業提供進一步的幫助和扶持,確認企業穩健發展。”合肥高創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青創資金”自2015年1月試運行以來,五年時間累計投放信貸資金918筆共6.29億元,項目信貸資金較資金池放大倍數達到9.57倍。在項目支持的918家次企業中,85%的企業是首次獲得信貸資金;90%的企業獲得了純信用貸款;100%的企業是小微企業;100%的企業創始人是青年創業者;企業融資成本控制在3.5%以下,小企業融資成本顯著降低;五年間帶動就業人數15000余人;300家企業躋身.高新技術企業;150家企業進入高新區高成長企業榜單,占全區30%;五年共新增知識產權4550項,企業創新成果頻出。
2020年,“青創資金”項目將持續完善產品設計方案和運作機制,有效提升金融產品運作效能,服務更多小微企業,同時進一步加強項目風險防控,提升項目信息化水平,發揮財政金融政策協同效應,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注入中小微企業發展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