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公告
各縣(區)科技局、財政局、稅務局,市經開區、高新區、宿馬園區、鞋城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根據安徽省科技廳、財政廳、稅務局《關于組織開展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皖科高秘〔2020〕46號)精神,現就我市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高企)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1.在我市行政區域內注冊成立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且符合《認定辦法》第十一條有關規定。
2.2017年通過高企認定的企業(包括已更名的企業),今年高企資格有效期滿,需重新提出認定申請。
3.企業名稱發生變化的,須先完成高企名稱變更,再提出認定申請。
二、申報材料及注意事項
申報材料清單見附件1。企業所提供的附件證明材料須對照《認定辦法》中高企認定的8項條件。
三、申報程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申報和受理等環節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服務,實行業務辦理“不見面”。相關紙質材料可待疫情結束后延遲提交。
(一)企業自我評價
企業自我評價。企業應對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規定的相關條件進行自我評價,認為符合條件的,按照本通知要求進行申報。
(二)網上注冊申報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未注冊的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網址:www.innocom.gov.cn,簡稱“國家高企工作網”),進行注冊登記,審核通過后進行申報。已注冊企業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進行申報。
2.“國家高企工作網”提交材料。申報企業通過“國家高企工作網”填報資料,生成導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PDF格式文件,并按照要求上傳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包括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營業執照》等相關注冊登記證件,申請書封皮,知識產權相關材料,企業人員相關材料,研發項目相關材料,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相關材料,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證明材料(匯總表格式見附件2),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材料,國家或行業標準證明材料,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下同),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包括基礎信息表、主表及其相關附表),其他附件材料。
3.“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業務管理系統”注冊登記。申報企業在“國家高企工作網”注冊填報后,須再訪問“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業務管理系統”(網址:http://61.190.35.98:801/ahismp/cms,以下簡稱“省系統”),點擊企業申報入口,跳轉到安徽省政務服務網統一認證中心,進行企業信息注冊并登錄。已注冊企業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登錄后跳轉回“省系統”,在線填寫《企業信息完善表》,保存、打印后選擇宿州市科技局作為注冊信息管理機構,并提交注冊信息,審核通過后進行申報。
4.“省系統”提交材料。申報企業登錄“省系統”,按系統要求填報資料(填報內容須和“國家高企工作網”上內容一致),上傳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并對所有上傳材料負責。
5.中介機構注冊登記及提交備案材料。參與企業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的中介機構只須在“省系統”注冊登錄。已注冊中介機構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在“省系統”登錄后上傳中介機構承諾書(見附件3)和符合《認定指引》中相關規定的證明材料掃描件,包括營業執照、在崗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全年職工社保名單并加蓋人社部門公章,或者職工工資發放清單(如通過金融機構的工資發放資料等)。
上傳的相關附件證明材料采用PDF格式。上傳時請勿將掃描文件橫置或倒置,并確認上傳的文件能正常打開,內容清晰完整,且須按系統要求位置對應上傳。
(三)縣區、園區推薦
縣區、園區科技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建立聯合工作機制,為轄區內企業申報做好服務,并認真審核企業申報材料(稅務機關應重點審核并分戶填寫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推薦審核表(稅務機關適用),根據審核結果,形成推薦意見,向市有關部門推薦。疫情結束后,市科技局、財政局、稅務局將組成聯合工作組隨機抽取部分企業進行實地核查。
四、有關事項
1.申報企業。申報企業須是法人企業,所提供的財務報表不應含下屬法人企業的合并報表,其他資料也不含下屬法人企業的相關材料。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在申報范圍內。
2.知識產權。企業申報的知識產權權屬人須為申報企業。企業通過受讓、受贈、并購方式獲得的知識產權,須提供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的變更證明,其有效期須覆蓋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且須詳述與企業研發、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聯性。在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內,企業申報所使用的知識產權須保持有效且不發生所有權變更。
3.研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企業所申報的研究開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技術領域須對應到《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的較后一級目錄,并在研究開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情況表中說明。
4.中介機構。參與企業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的中介機構須嚴格按照《認定辦法》規定的相關財務指標,據實出具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對企業的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情況及相關編制說明發表明確的意見,并須在“省系統”登錄上傳符合《認定指引》中相關規定的證明材料掃描件和中介機構承諾書。
5.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第三章第11條: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8個條件):其中:第1-4條、第7條、第8條由科技部門負責,財政部門配合;第5條、第6條由稅務部門負責,科技部門配合。針對申報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市科技局、財政局、稅務局將根據工作安排擇期深入企業開展精準幫扶,幫助企業規范認定,足額享受政策。
6.企業申報材料須完整,數據須真實,否則不予受理。申請書須通過“國家高企工作網”打印,條形碼完整;申請書不可缺項、少項,各類指標、數據前后表述一致,如不一致須提供文字說明并加蓋企業公章;中介機構相關材料在“省系統”上傳,申報企業無需上傳,但在紙質申報材料中須附上;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和近三年財務會計報告須由中介機構加蓋騎縫章或每頁蓋章;紙質材料按附件1順序膠版裝訂并標注頁碼,書脊從上至下按順序要印上正本或副本、企業名稱、宿州市。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推薦審核表(稅務機關適用)(附件9)由縣區稅務部門分別于5月11日、7月20日前報送至市稅務局(所得稅科)。
各縣區、園區科技管理部門、財政局、稅務局須聯合行文上報材料。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推薦匯總表(附件4)、企業自我評價表(附件5)及企業申報材料一式兩份(正本、副本各一份),由縣區、園區科技管理部門分別于5月22日和8月7日前報送至市科技局高新科。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市科技局 段大鵬 3022482
市財政局 王和貴 3902650
市稅務局 劉 傳 3928017
附件:1.申報材料清單
2.企業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匯總表
3.中介機構承諾書
4.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推薦匯總表
5.企業自我評價表(單獨報送,不需裝訂)
6.“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系統操作常見問題
7.《關于高新技術企業更名有關事項的通知》(皖高企認[2014]31號)
8.《關于組織開展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的通知》(皖科高秘〔2020〕46號)
9.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推薦審核表(稅務機關適
用,見市級稅務機關FTP\相關文件夾)
宿州市科技局 宿州市財政局 宿州市稅務局
2020年3月18日
附件1
申報材料清單
1.《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國家高企工作網”在線打印并簽名、加蓋企業公章)。
2.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營業執照》等相關注冊登記證件的復印件。
3.知識產權相關材料(知識產權證書及反映技術水平的證明材料、參與制定標準情況等)、科研項目立項證明(已驗收或結題項目需附驗收或結題報告)、科技成果轉化(總體情況與轉化形式、應用成效的逐項說明、企業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匯總表(見附件2)、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總體情況與四項指標符合情況的具體說明)等相關材料。
4.企業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鍵技術和技術指標的具體說明,相關的生產批文、認證認可和資質證書、產品質量檢驗報告等材料。
5.企業職工和科技人員比例情況說明材料,包括在職、兼職和臨時聘用人員人數、人員學歷結構、科技人員名單及其工作崗位等。
6.經具有資質并符合本《工作指引》相關條件的中介機構出具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并附研究開發活動說明材料。
7.經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鑒證的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包括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8.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包括基礎信息表、主表及其相關附表)。
9.參與企業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的中介機構提供的營業執照(復印件)、在崗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復印件),全年職工社保名單并加蓋人社部門公章,或者職工工資發放清單。上述證明材料由中介機構在“省系統”上傳,申報企業無需上傳,但在紙質申報材料中須附上。
附件2
企業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匯總表
序號 |
成果名稱 |
成果來源 |
轉化結果 |
證明材料 |
轉化年度 |
備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中介機構承諾書
中介機構鄭重承諾:
一、經自查,我單位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中規定的中介機構條件。
成立時間:
當年月平均職工人數(人):
當年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人數(人):
近三年內是否有不良記錄:
是否熟悉高企認定工作相關政策:
二、在工作中,我單位將認真執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工作指引》中各項規定。
三、對所出具的研發費用專項報告、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報告負責。若有違規違法行為,按照相關規定接受處理。若由于我單位原因給申報企業帶來的損失,由我單位全部承擔。
中介機構法人代表(簽字): 中介機構(蓋章)
年 月 日
附件4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推薦匯總表
科技部門(蓋章)財政部門(蓋章) 稅務部門(蓋章)
填報日期:
序號 |
企業名稱 |
所屬領域 |
所在縣 (市、區) |
出具研發費和高新技術 產品專項報告中介名稱 |
推薦意見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附件5
企業自我評價表
企業名稱 |
|
||||
所在區域 |
|
||||
企業注冊成立時間 |
年月日 |
||||
企業擁有的有效知識產權 |
件發明專利;件實用新型;或其他(具體注明) |
||||
所屬技術領域 |
注明到較后一級目錄。例:一、電子信息;(一)軟件;10、物聯網應用軟件-較后一級目錄 |
||||
科技人員占比(%) |
|
||||
近三年 研發費用 |
研發項目數(項) |
|
近三年銷售收入總額(萬元) |
|
|
研發總額(萬元) |
|
近三年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例(%) |
|
||
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 收入 |
產品(服務) 數量(個) |
|
近一年總收入(萬元) |
|
|
銷售收入總額 (萬元) |
|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 占總收入比例(%) |
|
||
1. 知識產權(≤30分) |
得分: |
||||
技術的先進程度(≤8分) □A. 高(7-8分)□B. 較高(5-6分) □C. 一般(3-4分)□D. 較低(1-2分) □E. 無(0分) |
得分: |
||||
對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8分) □A. 強(7-8分)□B. 較強(5-6分) □C. 一般(3-4分)□D. 較弱(1-2分) □E. 無(0分) |
得分: |
||||
知識產權數量(≤8分) □A. 1項及以上(Ⅰ類)(7-8分) □B. 5項及以上(Ⅱ類)(5-6分) □C. 3~4項(Ⅱ類)(3-4分) □D. 1~2項(Ⅱ類)(1-2分) □E. 0項(0分) |
得分: |
||||
知識產權獲得方式(≤6分) □A. 自主研發(1-6分) □B. 僅有受讓、受贈和并購等(1-3分) |
得分: |
||||
(加分項,≤2分)企業是否參與編制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檢測方法、技術規范的情況 □A. 是(1-2分)□B. 否(0分) |
得分: |
||||
2. 科技成果轉化能力(≤30分) |
得分: |
||||
□A. 轉化能力強,≥5項/年(25-30分)□B. 轉化能力較強,≥4項/年(19-24分) □C. 轉化能力一般,≥3項/年(13-18分)□D. 轉化能力較弱,≥2項/年(7-12分) □E. 轉化能力弱,≥1項/年(1-6分)□F. 轉化能力無, 0項/年(0分) |
|||||
3. 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20分) |
得分: |
||||
制定了企業研究開發的組織管理制度,建立了研發投入核算體系,編制了研發費用輔助賬(≤6分) |
得分: |
||||
設立了內部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并具備相應的科研條件,與國內外研究開發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6分) |
得分: |
||||
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的組織實施與激勵獎勵制度,建立開放式的創新創業平臺(≤4分) |
得分: |
||||
建立了科技人員的培養進修、職工技能培訓、優良人才引進,以及人才績效評價獎勵制度(≤4分) |
得分: |
||||
4. 企業成長性(≤20分) |
得分: |
||||
近三年銷售收入(萬元) |
第一年 |
|
近三年凈資產(萬元) |
第一年 |
|
第二年 |
|
第二年 |
|
||
第三年 |
|
第三年 |
|
||
銷售收入增長率(%) |
|
凈資產增長率(%) |
|
||
銷售收入增長率(≤10分) □A. ≥35% (9-10分)□B. ≥25% (7-8分) □C. ≥15% (5-6分)□D. >5% (3-4分) □E. >0 (1-2分)□F. ≤0 (0分) |
得分: |
||||
凈資產增長率(≤10分) □A. ≥35% (9-10分)□B. ≥25% (7-8分) □C. ≥15% (5-6分)□D. >5% (3-4分) □E. >0 (1-2分)□F. ≤0 (0分) |
得分: |
||||
合計得分 |
|
附件6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系統操作常見問題
一、企業注冊和找回密碼
1、企業已經注冊并提交過,是否可以重新注冊?
答:如果之前的賬戶未完善過企業基本信息,企業也未激活,則可以用新郵箱重新進行注冊;如果賬戶已經激活,則法人代碼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稅務登記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信息已經被占用,企業將無法成功注冊。
2、企業已注冊,但忘記了用戶名和密碼?
答:已注冊并申報或認定過的企業,提醒企業找出認定高企時的申報材料,根據申報材料中“企業注冊登記表”內填寫的相關信息(如果認定后曾在系統中進行過核心信息變更,請使用變更后的信息)進行“找回密碼”操作(其中系統注冊號為表頭下方的一組條形碼數字);已注冊但未申報過的企業,可聯系地方推薦機構或省認定機構幫助查詢以上注冊信息,再通過“找回密碼”功能,來重新設置密碼。
3、通過“找回密碼”輸入注冊信息后提示“該企業信息不存在”?
答:企業輸入的系統注冊號、法人代碼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稅務登記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與注冊時填寫的信息不一致,如果注冊時填寫的組織機構代碼中含“-”類信息,在“找回密碼”操作時,此處不需要輸入。可提醒企業與申請高企時的申報材料進行核對或通過所在市科技局進行查詢。
4、“找回密碼”時提示登錄郵箱,但郵箱中沒有收到郵件?
答:一是可能郵件被攔截,查看是否存在垃圾箱中;二是注冊郵箱是企業自己網站上的郵箱,建議與省科技開發中心工作人員聯系更換郵箱。
5、“找回密碼”時提示登錄郵箱,但打開郵件中的鏈接提示頁面不存在?
答:郵件的操作時間必須在30分鐘以內,若超過需要重新走一遍“找回密碼”流程。
6、“找回密碼”時收郵件的聯系人郵箱需要更換?
答:企業提供新的郵箱,由所在市科技局匯總后聯系省科技研究開發中心工作人員進行更換。
二、企業基本信息、核心信息變更及更名
1、企業已注冊但賬戶未激活,此時如何修改相關信息?
答:此階段如需要修改組織機構代碼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和稅務登記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請先將“企業注冊信息管理”模塊下“企業信息完善表”中信息填寫完整后提交,賬戶被激活后企業可通過核心信息變更進行修改。
2、企業賬戶已激活,如何修改相關信息?
答:在“企業注冊信息管理”模塊下“企業基本信息修改”表中的內容企業可直接修改保存;如企業重要信息或名稱發生變化,可在“企業核心信息變更”或“企業更名”處進行填寫并提交(提醒企業按照此表下方提示進行操作)。
注:有效期內高企發生名稱變更,需詳細填寫該申請書,如變更時間、更名原因、相關核心信息、人員情況、經營范圍和知識產權等,并在線打印申請書,依據高企名稱變更相關要求向所在市科技局提交申請材料。
3、為何無法進行“企業核心信息變更”或“企業更名”操作?
答:如點擊“企業核心信息變更”或“企業更名”系統提示“您提交的企業年報(或申報材料)材料正在處理中”,需要等年報信息處理完成后再進行操作。
4、“企業核心信息”或“企業名稱”發生變更,但生成申請材料后發現未變化?
答:(1)新注冊及高企證書失效的企業,發生名稱及其他重要信息變更和有效期內的高企發生的重要信息變更需在申報材料填寫前提交,并由省認定機構予以審核;(2)如在申報材料提交后至報備前發生名稱及其他重要信息變更,可聯系省認定機構退回認定申報材料,待變更信息由省認定機構審核后,企業需在申報材料中的“申請書封皮”頁面點擊“保存”按鈕進行變更信息的刷新,然后按正常流程打印、提交認定申報材料即可。
三、企業年報
1、企業進入系統后為什么看不到年報模塊?
答:一是企業注冊了多個賬戶,此次登錄的非申報高企時所用的賬戶;二是企業非高企或高企證書已過有效期。
2、企業為什么不能保存年報信息?
答:一確認填寫信息格式是否正確,是否有缺項漏項,表中所列數據如上年度未發生請填寫“0”后保存(提醒企業按照此表下方注意事項進行填寫);二更換瀏覽器進行操作。
3、企業為什么不能進行年報的提交?
答:企業提交年報時,系統提示“您提交的核心信息變更或更名正在處理中”,需要等核心信息變更或更名處理完成后再進行操作。
4、企業提交的年報為何被省廳退回?
答:一是企業當年度財務狀況的數據是否以“萬元”為單位;
二是總收入、銷售收入、高新技術產品收入三者之間的鉤稽關系是否正確,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是否合理;
三是人員占比是否合理;
四是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例是否合理;
五是研發費用總額、中國境內研發費用額之間關系是否正確,基礎研究投入費用總額是否填寫(如無此費用請填“0”)或合理(是否直接等于研發費用總額;或是在中國境內研發費用額+基礎研究投入費用總額=研發費用總額)。
5、企業年報已提交,但是發現某些數據需要修改,應該怎么辦?
答:企業可向省認定機構說明情況, 由省認定機構將年報信息退回給企業, 企業修改后再次提交即可。
附件7
關于高新技術企業更名有關事項的通知
皖高企認[2014]31號
各有關單位: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更名管理工作規程(試行)》(國科火字〔2011〕123號)有關規定,為做好我省高新技術企業更名管理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名稱變更分類
(一)簡單更名:企業經營業務、生產技術活動未發生重大變化的名稱變更。
(二)復雜更名:企業經營業務、生產技術活動等發生重大變化引起的名稱變更。
企業跨省級行政區域遷址引起名稱變更的,須按新申報企業重新認定。
二、名稱變更需提交材料
(一)簡單更名需提交以下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名稱變更申請書(在線填報打印)
2.工商管理部門出具的核準變更通知書及其他名稱變更證明文件;
3.企業更名前后的營業執照副本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4.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復印件。
(二)復雜更名需提交材料:
1.高新技術企業名稱變更申請書(在線填報打印);
2.工商管理部門出具的核準變更通知書及其他名稱變更證明文件;
3. 企業更名前后的營業執照副本和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4.高新技術企業證書復印件;
5.企業名稱變更當年的人員情況說明(包括名稱變更前后企業職工總數、企業技術人員、研發人員數及其所占比例);
6. 企業擁有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現狀的證明材料(包括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時所列知識產權及后續獲得的知識產權,并附權屬人變更證明材料;若知識產權變更材料不能及時提供,須提供辦理知識產權變更有關證明材料,自完成企業工商更名之日起3個月內補充報送完整材料);
7.企業名稱變更當年的年度研發項目情況表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情況表(見附件1、2);
8. 經審計的企業名稱變更當年的年度財務報表(含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
9. 經具有資質中介機構審計的企業名稱變更當年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報告。
(三)材料要求:一式二份,封面須加蓋企業公章。
三、更名網上操作
發生名稱變更的企業,應在名稱變更之日起15日內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www.innocom.gov.cn),在線填寫相關申請材料并提交。
四、更名申請和審核流程
(一)企業申請
高新技術企業完成工商名稱變更后,應在15日內向當地認定機構報告,并及時提交變更申請材料,完成網上更名操作。
(二)各市 (含廣德、宿松縣,下同)受理匯總
1.受理。各市科技局負責受理本地區高新技術企業名稱變更申請,并根據企業更名類型,指導企業完善名稱變更申請材料。各市科技局、財政局、國稅局和地稅局聯合對企業名稱變更情況進行審查,出具匯總表和審查意見(見附件3、4)。
2.匯總報送。各市科技局負責將匯總表、審查意見和企業名稱變更材料匯總報送至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省高企認定辦)。
(三)省認定機構審核
1.審核公示。省高企認定辦對高新技術企業變更類型進行確認并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于簡單更名的企業,由省高企認定辦確認后公示;對于復雜更名的企業,省高企認定辦組織專家評審后提出審核意見(必要時進行實地審查),對審核通過的企業予以公示。經審核,更名后不符合認定條件的,終止其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并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上公告。
2.報送備案。更名企業經公示無異議的,省高企認定辦報送國家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備案回復后,重新核發認定證書,編號與有效期不變。
五、有關要求
1. 原則上高新技術企業更名年內分三批進行集中審核,各市須匯總報送更名材料。
2、每年匯算清繳前發生名稱變更的企業,應及時完成高企更名程序,避免影響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工作。
3.各市應做好對本地區當年須重新認定和復審企業的更名摸排工作。當年參加復審的企業如發生名稱變更,須完成高企更名后再進行復審。當年參加重新認定的企業如發生名稱變更,證書有效期內須完成高企更名后再進行重新認定;證書到期后可直接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網址:www.innocom.gov.cn)在企業核心信息變更欄完成相關變更。
國家另有規定或發生變化的,按國家要求執行。
附件:1、企業年度研究開發項目情況表.doc
2014年9月4日
附件8
關于組織開展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
認定工作的通知
(皖科高秘〔2020〕46號)
各市及廣德市、宿松縣科技局、財政局、稅務局:
根據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印發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16〕32號,以下簡稱《認定辦法》)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國科發火〔2016〕195號,以下簡稱《工作指引》),現就我省2020年度高新技術企業(以下簡稱高企)認定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范圍
(一)在我省行政區域內注冊成立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且符合《認定辦法》第十一條有關規定。
(二)2017年通過高企認定的企業(包括已更名的企業),今年高企資格有效期滿,需重新提出認定申請。
(三)企業名稱發生變化的,須先完成高企名稱變更,再提出認定申請。
二、申報材料
申報材料清單見附件1。企業所提供的附件證明材料須對照《認定辦法》中高企認定的8項條件。
三、申報程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申報和受理等環節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服務,實行業務辦理“不見面”。相關紙質材料可待疫情結束后延遲提交。
(一)企業自我評價
企業應對照《認定辦法》和《工作指引》規定的相關條件進行自我評價,符合條件的按照本通知要求進行申報。
(二)網上注冊申報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注冊登記。未注冊的企業登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網址:www.innocom.gov.cn,簡稱“國家高企工作網”),進行注冊登記,審核通過后進行申報。已注冊企業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進行申報。
“國家高企工作網”提交材料。申報企業通過“國家高企工作網”填報資料,生成導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書》PDF格式文件,并按照要求上傳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包括證明企業依法成立的《營業執照》等相關注冊登記證件,申請書封皮,知識產權相關材料,企業人員相關材料,研發項目相關材料,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相關材料,近三年科技成果轉化證明材料(匯總表格式見附件2),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證明材料,國家或行業標準證明材料,近三個會計年度研究開發費用、近一個會計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實際年限不足三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下同),近三個會計年度的財務審計報告,近三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包括基礎信息表、主表及其相關附表),其他附件材料。
“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業務管理系統”注冊登記。申報企業在“國家高企工作網”注冊填報后,須再訪問“安徽省高新技術產業綜合業務管理系統”(網址:http://61.190.35.98:801/ahismp/cms,以下簡稱“省系統”),點擊企業申報入口,跳轉到安徽省政務服務網統一認證中心,進行企業信息注冊并登錄。已注冊企業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登錄后跳轉回“省系統”,在線填寫《企業信息完善表》,保存、打印后選擇所在市科技局作為注冊信息管理機構,并提交注冊信息,審核通過后進行申報。
“省系統”提交材料。申報企業登錄“省系統”,按系統要求填報資料(填報內容須和“國家高企工作網”上內容一致),上傳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并對所有上傳材料負責。
中介機構注冊登記及提交備案材料。參與企業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的中介機構只須在“省系統”注冊登錄。已注冊中介機構無需重新注冊,可用原用戶名和密碼登錄。在“省系統”登錄后上傳中介機構承諾書(見附件3)和符合《認定指引》中相關規定的證明材料掃描件,包括營業執照、在崗注冊會計師或稅務師職業資格證書,全年職工社保名單并加蓋人社部門公章,或者職工工資發放清單(如通過金融機構的工資發放資料等)。
上傳的相關附件證明材料采用PDF格式。上傳時請勿將掃描文件橫置或倒置,并確認上傳的文件能正常打開,內容清晰完整,且須按系統要求位置對應上傳。
(三)各市推薦
市科技局會同財政局、稅務局建立聯合工作機制,為轄區內企業申報做好服務,認真審核企業申報材料,并形成推薦意見,在“省系統”逐一提交。提交完畢后,匯總生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推薦匯總表》(格式見附件4),連同轄區內企業紙質申報材料(一式一份),由市科技局在申報截止時間前統一報送。申報企業要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有條件的市可組織相關業務專家對企業進行輔導,幫助企業實現申報材料的真實、完整。
四、申報時間和材料報送地點
“國家高企工作網”和“省系統”常年接受申請,各市集中審核和推薦,省認定辦分兩批組織評審和報送備案。各市推薦上報截止時間分別為2020年6月5日和2020年8月21日。紙質申報材料報送地點為省政務服務中心科技廳窗口。若截止時間有調整將另行通知。
五、有關注意事項
(一)申報企業。申報企業須是法人企業,所提供的財務報表不應含下屬法人企業的合并報表,其他資料也不含下屬法人企業的相關材料。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不在申報范圍內。
(二)知識產權。企業申報的知識產權權屬人須為申報企業。企業通過受讓、受贈、并購方式獲得的知識產權,須提供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的變更證明,其有效期須覆蓋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且須詳述與企業研發、近一年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關聯性。在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內,企業申報所使用的知識產權須保持有效且不發生所有權變更。
(三)研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企業所申報的研究開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技術領域須對應到《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的較后一級目錄,并在研究開發項目和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情況表中說明。
(四)中介機構。參與企業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專項審計或鑒證的中介機構須嚴格按照《認定辦法》規定的相關財務指標,據實出具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對企業的研發費用、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情況及相關編制說明發表明確的意見,并須在“省系統”登錄上傳符合《認定指引》中相關規定的證明材料掃描件和中介機構承諾書。
(五)申報材料。申報企業須在“省系統”填報資料并上傳相關附件證明材料,同時須報送紙質材料。“國家高企工作網”和“省系統”上信息須與紙質材料信息一致。企業申報材料須完整,數據須真實,否則不予受理。申請書須通過“國家高企工作網”打印,條形碼完整;申請書不可缺項、少項,各類指標、數據前后表述一致,如不一致須提供文字說明并加蓋企業公章;專項審計或鑒證報告和近三年財務會計報告須由中介機構加蓋騎縫章或每頁蓋章;紙質材料按附件1順序膠版裝訂并標注頁碼,書脊注明企業名稱。
省科技廳聯系電話:0551-62674421,62653528
省財政廳聯系電話:0551-68150588
省稅務局聯系電話:0551-62831644
省開發中心網上申報咨詢電話:0551-65370026,65370029
省政務服務中心科技廳窗口電話:0551-62999803
安徽省科技廳
安徽省財政廳
安徽省稅務局
2020年2月19日
???附件:申報材料清單.docx
附件:中介機構承諾書.docx